En

行业逻辑变了!智驾玩家要算「经济账」,从夺存量到造增量

2023-06-29

转载自:高工智能汽车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行泊一体前装标配年交付规模将接近600万辆;在L2及L2+等高阶智能驾驶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将接近50%。

「高性能芯片+域控制器+软件算法的逐步成熟」,带动低速泊车和高速行车两套过去并行ADAS系统正在加速融合,这也吸引全景环视(AVM)/泊车供应商、自动驾驶公司、智驾Tier1 、域控硬件企业纷纷涌入。

从功能升级到极致性价比,例如已有多家供应商推出基于单J3/单TDA4的5V5R行泊一体方案价格已压至3000元级别,赛道变得更加拥挤,战火也愈来愈烈。

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在整车电子架构集中化与跨域融合趋势下,智能化赛道也正在从过去的单一产品线份额争夺向如何提升单车搭载产品价值总量的方向演进。

对各路供应商来说,这也是当前降本压力下,能更好地平衡不同产品线毛利,并寻求规模取胜的策略之一。

而对于全景环视/泊车供应商们来说,低速ADAS赛道已经告别过去单一功能上车「刚需不足」的困境,随着域控制器、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等趋势下的软硬件融合与功能复用,市场增量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多元化市场增量机会已经凸显出来。

从AVM、融合泊车到行泊一体

从全景环视向融合泊车、并向上拓展高阶自动泊车升级,从感知逐步延伸至决策控制;或者通过全景环视系统硬件和算法升级,基于更高算力芯片,实现集成AVM+APA融合泊车的行泊一体方案,也成为了大部分中国本土供应商的主要升级路径之一。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当前国产智驾供应商已经进入规模化量产,并寻求增收增利的关键周期,而当前降价+智驾产品单车搭载价值仍处于低位的行业背景下,各大供应商寻求多元化产品线布局,也不失为提升单车搭载产品价值总量,并突破规模化的有效途径。

在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华阳集团亮相了高性能行泊一体域控产品ADC02,该产品搭载了国产高算力芯片,支持11路高清摄像头、5路毫米波雷达、12路超声波雷达、1路激光雷达接入,前置摄像头800万像素,可实现包括高速NOA、城市NOA L2+级别智能驾驶功能及记忆泊车。在此之前,华阳集团的多款360环视系统及自动泊车系统也已量产上市。

另一大国产供应商智华科技目前已经构建了智能行车、智能泊车、智能座舱和行泊一体域控在内的完整智能驾驶产品系列,包含全景环视泊车系统(AVM)、前视主动安全系统(FAS)、行泊一体域控制器(DCU)、融合自动泊车系统(FAPA)、智能座舱监测系统(IMS)等。

目前,智华科技全景环视泊车系统(AVM)和融合自动泊车系统(FAPA)已经在20余家一线车厂近百款主力车型上实现规模化量产。其基于AI芯片图像感知的前视一体机(FAS),能够实现AEB/FCW,ACC/S&G,LCC/LKA/LDW,HWA,TJA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2023年已经获得某头部车企8M前视一体机平台化项目定点。另外还推出了i-Drive系列行泊一体域控制器(DCU)实现高度智能集成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融合NOA、ACC AVM、FAPA、HPA等功能。

当然,将全景环视功能集成到行泊一体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中也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行泊一体化域控单元需要在内部分别进行行车感知处理与泊车感知的处理,感知的结果还需要分别生成不同的规划控制轨迹,技术复杂度远比单纯的泊车产品要难得多。

这对供应商的软件能力尤其是感知算法具备了较高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围绕环视做更多功能的拓展,需要环视软硬件厂商对环视有很深的理解,并且具备算法引擎技术、3D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等跨专业的不同种类技术作为支撑。还需要环视系统供应商对芯片、操作系统、传感硬件等有全方位且深入的了解与技术、实践积累。

并且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行泊一体」赛道,并非仅仅是行车+泊车功能的简单组合,尤其在汽车行业进入降本周期的大背景下,更考验供应商的软硬件优化能力。

另一大本土供应商铱斯科技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感知、融合定位、复杂环境决策规划算法、控制算法等核心软件能力,智驾业务已经覆盖了AVM、APA/AVP、前视ADAS系统。资料显示,铱斯科技的AVM、APA系统已进入上汽集团等国内多家主流主机厂并形成深度战略合作,各产品线累计前装出货量超过100万台配套。

另外,铱斯科技自主研发的行泊一体自动驾驶系统(IS-Pilot),已和多家主流主机厂基于量产前装进行开发。其中,泊车系统包含基础泊车系统(APA/RAP)、记忆泊车系统(HPP)和自主代客泊车系统(AVP)。IS-Pilot另一部分为行车辅助驾驶系统。此系统支持高速公路和城市高速路面的自动驾驶,包括自动跟车、车道保持、交通拥堵引导、主动换道等功能。

抢跑新的市场增量机会


从环视、融合泊车再到域控复用,硬件复用+技术升级的新周期下,也带来了增长空间与市场机会。

目前,行业内提供行泊一体方案的公司有多种方式,一是域控制器硬件公司集成第三方行车、泊车算法;2、传统行车方案公司,集成外部泊车算法;3、泊车方案公司,结合第三方行车算法。4、部分供应商可提供包括行车与泊车全栈解决方案。

以上意味着,行泊一体域控方案中,环视、泊车系统依旧是非常重要的板块。而这也是大部分供应商向泊车和高速行车赛道拓展的核心基础之一。

除了以上,伴随着域控制器(行泊/舱泊一体)的快速爆发,这也要求环视、泊车供应商需要有能力实现软硬件解耦的方案,基于传感器、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功能算法在内的多元化产品组合方案,以适应域控方案的集成需求。

为了适应市场的新需求,鑫洋泉可提供高性价比的软硬解耦方案。鑫洋泉将环视算法做成算法引擎,实现了跨操作系统、跨芯片平台的复用和运行,通过简单调用库函数接口的方式,即可实现环视的全部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鑫洋泉的算法引擎除了环视、车底透明等基本功能外,也充分嫁接了智能座舱芯片的AI演进趋势,充分发掘了环视近场鱼眼镜头AI潜力,实现了BEV车位检测、车道线自标定、近场碰撞预警、车道线偏离预警 、并线辅助、开门预警、横向来车预警等AI功能拓展。

这类模块化方案的优势还在于更低成本、高适配性以及更快的量产速度。目前鑫洋泉的环视算法引擎适配芯片数量已经超过25款,累计出货量超过140万。

可以看出,基于环视摄像头复用向丰富的ADAS功能拓展,比如涉及LDW 、TJP、HWP等功能360度感知和预警等等,也成为了提升产品价值的升级思路。

例如,基于全景环视系统,智华科技也陆续实现“透明车底”、“动态立体视角”、“车道偏离预警”、”行车记录仪“等功能复用,同时,通过对软件算法的模块化封装,实现软硬分离,支持不同算力和操作系统的芯片,也可以嵌入到座舱车机系统,配合舱泊一体功能。

铱斯科技的360°全景影像系统在360°环视、录像及回放等基础功能之上,还添加了视觉开门提醒、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和提醒、CMS等创新功能。

这背后,是当前汽车产业降本增效压力下,实现硬件复用,软件集成的高性价比方案正在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可以观察到,以5V5R传感器方案(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个前向雷达+4个角雷达)为主的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正在逐渐取代“1V5R+融合泊车(APA+AVM)方案,开始迎来大规模爆发。

目前,已经有少数行泊一体量产方案实现环视摄像头的硬件复用,开发针对高速和低速车辆自动化场景的鱼眼摄像头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已经成为新的技术升级路径。

基于4个低成本全景环视摄像头的复用,减少4个周视摄像头,据称硬件成本可降低50%,在高速行车场景下实现传统11V5R方案的绝大部分功能,并且还融合了环视、记忆泊车等高级泊车功能。

目前,法雷奥基于5V-5R-12U传感器组(5个摄像头、5个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域控制器和专为L2级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设计的软件栈创建了完整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得到了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认可。

而作为AVP赛道的领跑企业之一,法雷奥也是全球为数不多同时布局并量产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清洁系统的厂商之一。同时,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全景环视、APA两大赛道上,法雷奥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领先水平。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3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含L2+)交付新车136.98万辆,同比仅增长19.35%;相比而言,2022年1-3月同比上年同期增速达到107.27%。

智能驾驶系统搭载增速开始放缓,让本就已经白热化竞争的ADAS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电动化、智能化,以及整车电子架构(跨域融合)的转型升级,从短期来看,是更多单一的产品上车,但长期仍是要回归到单车搭载产品的总价值量。

受中国整体车市的影响以及车企降本压力的传导下,作为智驾赛道的各级供应商均需要及时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