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北京,这片宽广而包容的土地,承载了无数青年的梦想。
这是智华最初成立的地方,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本期《人物》专栏我们邀请到智华科技北京研发中心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冯英豪,一起来走进这个北漂青年的故事吧~
Q: 介绍一下你和你的工作。
A: Hi,我叫冯英豪,今年28岁,来自河南安阳。我是2017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也是在那时入职到了智华北京研发中心,负责嵌入式部门SOC软件开发,到今年已经是我在智华工作的第6个年头了,6年间我负责的工作内容也在慢慢扩展延伸,我想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吧:
起初是从我们SOC系统中一个小的单元模块-GPU绘制模块开始上手学习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练习就开始进入到了我的第一个项目“长安S401”,主要是在TDA2平台上进行GPU模块相应功能的开发与维护。
经过3年左右的GPU模块开发工作,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积攒了很多宝贵的项目开发经验。后来随着咱们核心算法的提升和产品硬件的迭代,我也开始转移到了TDA4平台上进行预研工作,这次不再仅限于GPU这么一个小的子模块,而是SOC中整个图像数据流的框架设计。
说到他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他回忆起第一次在试验车屏幕上看到自己绘制的车模型、全景拼接视图、轨迹线等效果图,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嘻嘻,这也许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人带来的那种满足感和自我肯定的喜悦吧!”
Q: 你觉得你和刚毕业时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学会了冷静处理事情吧!
之前在进行一些紧急任务时,总是急于求成,难免乱了方寸,结果写出来的代码里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低级BUG,导致返工重改。最终还是会延误任务时间节点。
后来慢慢明白,提高第一次工作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减少返工次数,才是真正的“快速通道”。记得负责QA的金凤姐在一次培训中也提到,对于一个BUG的解决,越是延期,那么将要付出的时间和人力将会倍数增长。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再次遇到紧急工作时,我会首先稳住自己,冷静分析需求,思考设计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劣风险,选出最优的方案进行开发。
Q: 还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吗?
A: 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周围都特别陌生,不知道宿舍附近的那几条路名字叫什么?附近好吃的餐厅有哪些?最近的物美超市有多远?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和周围环境没有一点关系,他们是一个整体,我是我。
于是常常晚上下班后会在租房的小区周边走走。看看各色各样的路人,五光十色的店铺。让衣服沾染上一些这里空气的味道,让鞋子沾上一点地上的灰土。感觉这样会让我和回龙观、和北京建立了关系。
到现在,在这里生活了六年多,搬了5次家,在第三年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终于实现了自己高中时候的愿望)。后来加入了一个骑行俱乐部,结交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周末没事了就会出去骑车爬山、一起过生日、分享近况和心情,疫情那阵没法儿离开北京还一起过了个年,感觉很幸福,好像在这里有了家人和依靠。
中间有一年还喜欢上了跑步,很骄傲那年有机会参加并完成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耶!
哦对了,现在还养了一只小猫名字叫“爆爆”,每天下班他都准时跑到门口迎接我,有陪伴的感觉真的很温暖。虽然是我在养他,但他却成了我的精神依靠。非常感谢他!
人们对北漂生活的刻板印象大多是早晚高峰拥挤的人潮、是五环外城中村的合租房、是工作和住处之间枯燥而漫长的两点一线……
但在冯英豪的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辛勤耕耘着,却也认真生活着。
谁说灌溉梦想的过程不能交织着人间烟火?
Q: 毕业到现在六年多了,是什么让你选择一直留在智华?
A: 一方面,这是一个挺有前景的行业,而在这个行业中我们智华又是佼佼者,这几年智华的发展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公司上层的决策领导,到基层这些充满活力的伙伴们认真负责、积极创新的工作态度,都让我感觉来智华工作是件无比幸运的事。
另一方面,公司文化让我感觉很温馨,“亲如一家人”!领导们对大家不只是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对我们“北漂”在京的生活方面也给予了很多照顾和帮助。就拿我的第一任师傅燕姐来说,最初我从她家借来一辆七八年的自行车通勤用,谁曾想这辆“旧车”竟然会在我们同事之间辗转陪伴过五六个主人的通勤路程!可能这辆“旧车”并不好看,骑上路还会时不时叮当响,但内心感受到的那份温暖是弥足珍贵的。我想我们这几任“主人”也一定能够将从燕姐身上感受到的这份“互帮互助”的公司文化传承过来。
Q: 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你心中的智华吧。
A: 上下一心。
每个项目的完成、每次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的努力。我们遇到过很多挑战,涉足过诸多陌生的知识领域,是公司上下一心、为着同一个目标的团结,给予了我们在迷茫中前进的力量。
北京,梦想开始的地方,亦是梦想成就之地。
那辆辗转了五六个主人的自行车,将智华精神里那股温暖人心的力量一路传承,陪伴着智华人的北漂时光,成为他们辛勤耕耘日子里弥足珍贵的记忆。
- END -